以下文章來源于御風而行 ,作者潘誠
每有危機,活下來的未必是最強大的物種,恰是能不斷調整自己,適應變化的物種。疫情突至,千萬民營企業損失慘重。恐慌和急躁,都于事無補。如何成為打不S的小強,絕地突圍,唯有直面現實,系統思考,標本兼治。結合多年心得,針對當下形勢,特提出民企困境自救六大對策,供大家參考。
對策一:原地冬眠
本次疫情,直接經濟影響,就是大面積工廠停工,商場歇業,交通中斷。仔細審視很多處于休克停擺的企業,發現并無太多可操作空間。若硬要勉強開工,除高昂的成本壓力,更有難以預料的人身安全風險。若改行另謀出路,現實條件并不具備。如加工制造業,廠房設備無法動遷改造,老板和員工,缺乏其他領域的技術、能力和資源。如酒店餐飲服務,營業場所硬件設備,不能另做他用。好比戶外的樹木,不可能隨季節變化而挪動位置,只能選擇原地忍受,用冬眠的姿態減少消耗,等待春暖花開時,再復蘇生機。
頑強的活著,不死就是硬道理
自然有節氣,經濟有周期。春種秋收,夏貯冬藏。這種按兵不動之策,是一種順應自然的“不是辦法的辦法“。算不上高明,但務實高效。它不等于破產放棄,而是不做無意義的消耗,現在不做,將來再做。也不是完全被動的消極等待,照樣可以積極有為。
一、盡一切可能,減少支出,收縮經營,不花錢少虧錢,一動不如一靜,最大限度提高自身耐受能力,拼的是”剩者為王“。
二、強化內功,優化體系,為開工做各項準備。淡季好練兵,加強團隊學習是重點。
三、保持與客戶和供應鏈伙伴的密切聯系,生意暫時不做,但溝通不能停止。
對企業家的考驗,主要在抗壓的心理準備。如果缺乏忍耐力,遇到困難沉不住氣,盲目動作,急于求成,于事無益,更有可能加速企業衰竭。
對策二:局部整容
近日,裁員話題被廣泛關注。2月6日,成立13年的知名IT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員工全部遣散;2月9日,北京“K歌之王“宣布解除全部員工合同;2月10日,新潮傳媒復工第一天,宣布裁員500人。大疫當前,撐不住的企業,裁員和降薪,是必然而無奈之舉。
減員增效,收縮戰線,控制成本,丟車保帥,斷臂求生,正是局部整容對策的基本要義。適合有一定規模、產品豐富、結構多元的大中型企業,具體措施包括:
一,產品收縮:進行業務結構調整,保留競爭性明星產品,重點服務優質客戶,確保戰略性定單。過去是跑馬圈地,現在是占山為王,集中資源確保核心業務。馬云曾經談到阿里的過冬戰略,就是“做強做好不做大“。
二,成本瘦身:精兵簡政,大幅減少人員規模,保證一線生產。節衣縮食,財務審批權上交,嚴控資金支出。戰略聚焦,變賣不良資產,換取更多現金儲備,家里余糧心不慌。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曾說,危機來臨,企業家就要清心寡欲,不能因虛榮而背沉重包袱。
三,能力開發:閉關修煉,強身健體,優生優育。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模式改造,組織變革、流程優化上下功夫,蓄勢待發。巴菲特說:只有當退潮時,才能看出誰在裸泳。2001年華為如日中天時,任正非就寫下《華為的冬天》。危機來襲,能力積淀和核心技術,是最重要的免疫力。
90年代中期,蘋果公司受產品線過長和股市影響,一年虧損10億美元,幾近破產。喬布斯重回蘋果,大刀闊斧做減法,砍掉諸多產品線,集中力量專注少數核心,相繼推出IPOD、MACBOOK、IPHONE和IPAD,一舉讓蘋果脫胎換骨,成為最賺錢企業。
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一塊木頭都是一尊佛
人需要控制體重,過于肥胖會影響健康。企業過度擴張盲目多元,也會導致大企業病。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老板必須學會“斷舍離“,能舍才能得,大舍才能大得。
對策三:遷徙轉場
如同候鳥,擇地而棲。適用于用工、土地、環保、稅收、原料、物流等生產要素,全國以至全球存在明顯地區差異,動遷成本低收效明顯的企業。
從全球范圍來看,國際產業分工有過五次大的轉移:50年代美國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轉至日本;60年代美日德將傳統產業轉至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70年代發達國家將重化工業部分資本密集產業轉至亞洲四小龍;80年代四小龍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至東南亞和中國大陸;90年代全球制造業大舉轉至中國,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每次產業遷徙,即推動了全球產業合理分工,更帶動了許多企業和國家借勢發展。
遷徙轉場,既有總部位置的轉移和延伸,也有下級機構的異地設立,更涵蓋品牌、資金、技術、營銷網絡、稅收等生產要素的異地轉移。除要尋找合適目的地外,關注產業配套,構建合理產業鏈條是關鍵。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中西部企業和人才的“孔雀東南飛“,把總部和研發中心轉移到長三角珠三角發達地區,看中的是人才和信息優勢。沿海企業把制造基地搬遷到中西部地區,看中的是土地和資源成本優勢。2018年華為將研發中心搬到東莞松山湖,牽動大量軟件公司遷出深圳,引發諸多討論。
人挪活樹挪死,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我參與的浙江民營企業外遷與資本外流專項調查,2015年到2018年三年內,共有3018家企業外遷(出省),整體外遷488家,總部遷徙2488家;涉及總產值達935.59億元,約占浙江省個私經濟總產值6.1%。主要動因是:緩解土地和資源緊張,拓展產品市場,擴大升級產能,規避惡性競爭,政府投資環境改善等等。正是諸多企業的解困焦點。當下我們可選的遷徙范圍,已不僅是國內,更可走出國門。我所研究的企業,就有因人力成本,WHO疫區決議對外貿的限制,正在考慮把生產基地轉移到東南亞地區。
對策四:變性進化
借助外部壓力,推動生態進化和企業轉型。可以不離本行,但通過模式創新,可以實現角色重塑和產業升級。疫情之下,電影發行放映業態的《囧媽》事件,即是典型代表。春節檔院線,每年票房收入約80到100億,一直是黃金時段,然今年各大院線幾乎顆粒無收。七部賀歲大片集體撤檔,損失慘重。1月24日,歡喜傳媒與字節跳動發布公告,字節跳動向歡喜傳媒支付6.3億元,買下徐崢導演的《囧媽》首映,在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字節跳動系APP上免費播出。歷史上首次春節檔電影在線網絡首播,一時成為輿論焦點。
貌似無奈之舉,更是三方共贏之精明決策。歡喜傳媒回收制作成本,更迎來股價大漲,港股市值暴漲31億,普通觀眾在家中免費看了大片,而字節跳動通過與歡喜傳媒的戰略合作,為進軍長視頻領域,打造全新流媒體平臺,打下堅實基礎,所花費的6.3億成本,相比各家競價央視春晚冠名花費,可謂九牛一毛。
企業能否鳥槍換炮,就看企業領導者是否勇于突破原有路徑依賴,擺脫舒適區,敢想敢創,重新定義與用戶的鏈接,在原有生態圈中做出新的物種。
雞窩里也能飛出金鳳凰
對策五:無中生有
疫情過后,痛定思痛,必然帶來消費習慣改變、生產方式變革和產業技術突破。企業家若能高瞻遠矚,慧眼獨具,就可能發現新興市場,脫穎而出,逆市實現爆發式增長。
阿里和京東的崛起故事,即是典型。非典期間,阿里一位員工被確診,導致全公司500多位員工隔離在家,因此堅定了馬云做B2C的決心,淘寶由此誕生。京東當時還在擺柜臺,門前冷落鞍馬稀,劉強東只好上BBS推銷產品,驅使京東發力網上商城。阿里和京東,正是同時布局了以電子支付為背景的消費互聯網崛起,迎來了萬億級電子商務黃金發展期。
疫情再至,電商規模增長已經見頂,但基于5G和云計算,在線教育和遠程辦公,大概率會成為下一個十年產業升級的新風口。
據艾瑞咨詢數據,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預計達3133.6億元,同比增長24.5%,疫情將會大大提高今年的市場增速預期。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包括眾多培訓機構,蜂擁而至,線下轉戰線上,相關硬件生產和軟件開發,必然會大規模爆發。
大量員工宅家辦公,事實構成了云辦公的消費體驗和壓力測試。騰訊的企業微信、阿里的釘釘、字節跳動的飛書等產品,先后升級迭代,流量大增。
在家娛樂也同步上揚,大年三十《王者榮耀》單日流水高達20億元,遠超2019年同日的13億。5G網絡高速度低延遲,天然適合云游戲發展。艾瑞咨詢預測,今年我國云游戲行業收入將達到39.2億元,2024年將達到420.1億元,還有10倍以上的增長空間。
這是傳統行業線上化的崛起,更標志著產業互聯網業態走向成熟。誰吃的更快,誰就能拿下更大的紅利。此刻考驗企業家的,就是新思維、新技術、新打法。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對策六:揮刀自宮
這次疫情,直接經濟損失保守估計,餐飲業1萬億,旅游業3萬億,零售業2萬億。傳統制造業服務業將會遭遇大規模洗牌。生存空間狹小、未來前途渺茫的企業,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放棄,實施關停并轉,伺機從頭再來。這不是簡單的倉皇逃跑,而是有序撤離。整合資源,另起爐灶,實現重生。
浙江企業家李書福,最早開過照相館,做過冰箱,煉過金銀,到海南搞過房地產,均不成功。直到1995年重新創業,選擇摩托車行業,進軍汽車制造,才有了今天國際化的吉利帝國。馬云辭職下海,同樣經歷諸多挫敗,海博翻譯社和中國黃頁,都以倒閉告終,直到1999年創立阿里巴巴。
杉杉集團創始人鄭永剛,1985年創業,用十年讓杉杉成為中國最大服裝集團之一。1999年他敏銳預見到服裝行業產能過剩、外貿訂單減少、成本上升、環保壓力等等不利因素,主動放棄,果斷實施戰略調整和資產重組,移師上海。今天的杉杉,是國內最大、全球前三的鋰離子電池材料供應商,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巨頭,同時在金融服務、城市綜合體、貿易物流、園區開發等領域齊頭并進,已經脫胎換骨。
置之死地而后生
優勝劣汰,是自然進化法則。老子《道德經》云:“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自然萬物,化而育之,生與死總在流轉之中。企業亦然,唯能向死而生,坦然面對倒閉破產,方有可能浴火重生,破繭成蝶。
以上六種對策,沒有好壞之分、高下之別。法無定法,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企業家要做的,就是審時度勢,相機抉擇。
官網:http://woyely.com
郵箱:eb@canuv.com
熱線:020-86010133
地址:廣州市白云區云城東路598號雅藝大廈A座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