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消費升級的時代,我們身邊的商品變著花樣,抖著渾身上下的機靈,只為吸引你的注意。但在你伸手觸摸它們的時候,可能沒想過做成各種商品的各種材料,這個常常被我們忽略掉的東西早就千變萬化,變著法驚掉你下巴。而當你直面它時,仿佛能腦補到人類未來的種種可能。
01
永遠不濕
Ultra ever dry
在今天的推送里最喜歡的是材料Ultra ever dry
這是美國一家公司Never wer
研發的防水材料
它可以抵御任何液體的黏附
看著這些神仙操作
莫名很治愈
原諒我放超多圖給你們看
把涂過材料的紙放到水里
一點都沒有濕
身上涂了材料的小哥
幸免于一難
涂在車上,讓泥水傾倒而出
依然一塵不染
也許是為了保護材料的機密
這家公司在原理中只簡單說了
它采用了納米技術
因此在物體表面形成了一個“空氣層”
隔離大多數液體的侵擾
同時還能防結冰、防灰塵
還能涂在面包片上
但誰會和好吃的作對呀
期待著這樣的材料
可以廣泛地應用到生活中
讓我們的小日子更方便
02
破了洞,立刻自動修復
Nano Cure Tech
破掉的東西,無法自己彌合
壞了就是壞了
似乎是我們認定的常理
就算破鏡重圓,也還是有裂縫
然而!這么一塊布
顛覆了我二十多年的認知
用粗針扎上兩個洞
再用手輕捻,完好如初
這神仙布料是Nano Cure Tech
是一種新型的高科技納米修復材料
現在有很多公司
用它來制作服裝包包
再來近距離瞅瞅它的修復能力
為什么它能自動修復呢
因為手指不斷揉搓
會帶來摩擦和熱量
分子間被破壞的結構
會在這個時候重構復原
斷裂的纖維也能自動連接
最近研究發現
這種材料能導通電流
未來能和穿戴式智能設備兼容
但拋開那些高科技的玩意兒
我覺得養貓人士最需要這種材料
畢竟貓主子隨便抓幾下
衣服沙發就是千瘡百孔
03
可以吃的塑料袋
EnviGreen
你信嗎?
塑料袋是可以吃的
而且是干吃
不想干吃,還可以融在水里
一口喝掉!
是不是覺得這樣做很神經?
可別小瞧
這印度小哥花了4年時間
研發出能吃的塑料袋
這袋子是用12種可食用原料做的
比如馬鈴薯、玉米、植物油等等
連袋子上的油墨都能吃,都是無害物質
塑料袋,被稱為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
如今全球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量
超過5000億個
而每個塑料袋的降解時間
卻需要400年
但這小哥研發的垃圾袋
如果不吃
埋土里,45天就能降解
放水里,1天就可以溶解
沸水里,15秒則消失
如果變形了,還可以熨
臟了,也可以洗完再用
小哥憑借這塑料袋的發明
登上了2017年福布斯雜志
他從小生活的地方垃圾成山
他希望能做一個世界品牌
讓好的發明拯救更多地方的環境
變態材料,涂上它刀槍不入
LINE-X
到底變態到啥地步
西瓜涂上這東西后
刀槍不入,無堅不摧
用斧子猛砸,都安然無恙
涂在雞蛋上
秒變鵝卵石
甚至還能彈起來
平日里
塑料杯一腳踩癟一個
根本不在話下
涂上LINE-X之后
可以承重一個成年人
LINE-X是什么呢?
一種保護涂料
強大到什么地步?
在911之后,它成為美國五角大樓的
軍方專用防爆彈性涂料
也用作海軍陸戰隊的悍馬涂層
防彈,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遠
LINE-X最常使用在車上
用鑰匙尖兒去刮帶涂層的車
都沒一點兒痕跡,簡直可怕
在水表面噴上一層涂料
居然可以踩在水面上
有網友問
能不能涂一層在我的心上
這樣就不怕傷心了
05
液體盔甲
Armourgel
很多材料都是以“保護”為關鍵詞制造的
刀槍不入型的材料有很多
再來看看這液態材料
這樣撞擊
都沒有一點斷裂的跡象
子彈也打不穿
在西瓜上放一片
用錘子猛敲,安然無恙
在氣球上粘住一塊
用箭射都不好使
這是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實驗室
研發出的材料
由聚硼二甲基硅氧烷
和特殊的人造緩沖材料材質制成
平常的狀態奇軟無比,遇到撞擊時
內部分子結構則會迅速折疊,變硬
連子彈都打不透…
突然有種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感覺
06
遇水變軟的卡片,能屈能伸
Formcard
Formcard是一張神奇的小卡片
是由英國設計師Peter Marigold創造的
它的大小、硬度
和一張銀行卡差不多
一遇到水則會變得非常軟
瞬間成為一塊橡皮泥
可塑性非常高
比如做成一個手機支架
甚至還能旋轉
有點不滿意?
放到水里,打回原型
再重新捏個車載支架也可以
覺得這小卡片已超出設計品的范疇
更是一個發明
而這發明的重要載體便是它的材料
它是一種基于生物塑料而完全無毒的淀粉材料
看起來很軟,但硬度非常強
基于材料的特性
這小卡片能夠被反復使用
設計的初衷是用它做修補工具
比如這簡易的扳手
用不了太多
就剪下來一丟丟
用來修修壞掉的東西
看了上面這些“黑科技”的發明
會不會有種顛覆認知的激動
材料給人的感覺從來不直觀
但卻一直在構成我們的世界
似乎所有改變世界的產品
都離不開新材料的開發
畢竟我們曾用石器、青銅…
這樣的材料命名一個時代
希望能有更多更神奇的材料
能夠被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里
讓這些聰明的小東西
解決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問題